百步蛇

林晉霆.攝 授權給本站使用 

幼蛇

林晉霆.攝 授權給本站使用

幼蛇尾部為黃色或綠色

林晉霆.攝 授權給本站使用 

幼蛇花紋

王遠騰.攝 授權給本站使用

體側有許多三角形的黑色斑紋

湯皓宸.攝 授權給本站使用

吻端上翹

CC BY 4.0 (炤宇 鍾) 台灣爬行類回報

腹部為黑白斑塊花紋

林晉霆.攝 提供給本站使用  

成體花紋

 CC BY 4.0 (惇聿 陳)  台灣爬行類回報

成體花紋 

CC BY 4.0 (惇聿 陳)  台灣爬行類回報

百步蛇小檔案

學名:Deinagkistrodon acutus (GÜNTHER, 1888)
體長:最大約150公分
毒性:強
常出沒時間:日行性
可見頻率:少見
保育等級: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描述

百步蛇是一種中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50公分,其體型粗胖,以吻端上翹,頭部明顯呈三角形著稱。身體主要為黃褐色的百步蛇,體側有許多三角形的黑色斑紋,很容易辨認。百步蛇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蛇類,大多在3至11月間交配,於6-8月間產卵,每窩約可產卵11到35枚,孵化期3週至1個月,雌蛇有護卵行為,初生仔蛇全長約21公分。

作者 王緒昂 臺灣生命大百科

分布

百步蛇分布於臺灣本島2000公尺以下中低海拔地區,因為被過度捕捉而導致數量急驟減少,目前已不易見到。此外,在中國西南和中南部也有分布。

作者 王緒昂 臺灣生命大百科

棲地

百步蛇主要棲息於山區林木底層,其花紋和落葉堆配合的很好,不易被發現,常盤成一堆守株待兔,為典型採坐等覓食的蛇類。攻擊性強,又具有強烈的出血性毒的百步蛇,能快速致人於死,需特別留意。百步蛇的活動以晚上和晨昏為主,以蛙、蟾蜍、蜥蜴、鳥和鼠類為食。

作者 王緒昂 臺灣生命大百科


更多關於百步蛇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