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蛇

體態極為細長

林晉霆.攝 提供給本站使用

灰色型個體

CC BY 4.0 (涂祐嘉) 台灣爬行類回報

橘紅色型個體

CC BY 4.0 (terago) 台灣爬行類回報

特殊色個體

CC BY 4.0 (terago) 台灣爬行類回報

大頭蛇小檔案

學名:Boiga kraepelini (STEJNEGER, 1902)
體長:最大約160公分
毒性:弱 
常出沒時間:夜行性
可見頻率:常見
保育等級:一般類野生動物

描述

大頭蛇為一種中型的樹棲性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60公分。由於身軀細長以致於頭部顯得較大,因而得名。瞳孔垂直,身體左右側扁的大頭蛇,個體體色差異極大,可能由黃褐色、紅棕色到鉛灰色,並且在背部有暗色斑由背脊中央向體側兩邊延展開來。大頭蛇為卵生的蛇類,可於春末至夏季之間產卵5到14枚。

作者 王緒昂 臺灣生命大百科

分布

大頭蛇廣泛分布於臺灣全島15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地區,此外,中國南部地區亦有其分布。

作者 王緒昂 臺灣生命大百科

棲地

大頭蛇主要棲息於山區、丘陵,以夜間活動為主,是一種以小型鳥類、鳥蛋與蜥蜴為食的樹棲性蛇類。棲息於低海拔山區闊葉樹、竹林區活動的大頭蛇,由於身體較細長、移動速度也不快,因而在郊區道路時常有被汽車輾過死亡的個體被發現。大頭蛇雖然具有後溝牙,有輕微毒性,但一般而言對人類無害。

作者 王緒昂 臺灣生命大百科 


更多關於大頭蛇的資訊